吴有训

天堂纪念馆号:2114 本馆由[ siqin]创建于 2018年05月26日

早年经历 清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四月二十六日,吴有训出生在江西省高安市荷岭乡石溪吴村的小村庄。父亲吴起辅,在汉口帮人做生意,直到晚年才回到家乡的县城,与人合开了一个店铺,以维持生计。吴有训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她是一位精力充沛而讲求实效的女性,一位慈祥而又严厉的母亲,她的言传身教对吴有训的一生影响极大。吴有训7岁时入家塾,习旧学。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进高安县的瑞州中学,后随学校并入江西省南昌第二中学。 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七月,吴有训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二中学,同时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今南京大学),受教于留美归来的胡刚复博士,在胡先生的指导下,吴有训在国内即对X射线有了一定的了解。 赴美留学 中华民国十年(1921年),吴有训以优异成绩考取江西省官费留学,赴美入学习。 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年)一月,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 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物理学家A.H.康普顿来到芝加哥大学任教,吴有训成为他的研究生,与康普顿教授一起从事X射线散射光谱研究。 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年),他与康普顿合作发表《经过轻元素散射后的钼Ka射线的波长》。 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年),吴有训在康普顿的指导下做博士论文,题目就叫"康普顿效应"。通过答辩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 归国任教 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年)秋,回国先后在江西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任教。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八月,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八月,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包括1938年以后在西南联合大学的8年)。 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吴有训在清华大学建立中国第一个近代物理学实验室,进行国内X射线问题的研究。 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年)十月,吴有训在美国著名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他回国后的第一篇理论文章:《论单原子气体全散射X射线的强度》,开始了对单原子气体、双原子气体和晶体散射的散射强度理论研究。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吴有训在美国《物理学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双原子气体X射线散射》一文,认为当时华盛顿大学物理系教授江赛的散射强度公式,缺少一个校正因子,并令人信服地阐明了他分析的正确性。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四月,被德国哈莱(Halle)自然科学研究院推举为该院院士,成为第一位被西方国家授予院士称号的中国人。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十月,任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校长。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校进行短期访问,从事科研工作。同年底,任交通大学教授。 学术活动 1949年6月初,上海科技团体联合会推举吴有训为主席。6月中,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又任命他为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相当于校长),主持交通大学的教学恢复工作。7月,吴有训作为上海科技界的代表,赴北京出席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会议选举了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科技界代表15名,吴有训是代表之一,9月,前往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接见。 1950年1月,出席科学院研究计画局召开的近代物理座谈会,讨论并参与科学院物理科学相关机构的调整和设置问题。三月被提名为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副所长是他的学生钱三强。五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正式任命。于当年六月底,吴有训受郭沫若院长委托,作为中国科学院访德代表团团长,与华罗庚、王淦昌、恽子强出访东德,参加纪念德国科学院成立250周年大会。 1951年,吴有训率团再赴东北。在东北考察了一个多月,从沈阳到长春、大连、鞍山、抚顺、本溪等地,与各级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了广泛地接触。于10月成立东北分院筹备处,提出了设立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的初步方案。 1956年,主持制定数理化等基础学科"12年科学远景规划"。12年远景规划提前完成后。 1958年8月,参加江西省首届科学工作者会议。 1959年2月14日至5月11日,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为团长的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了东欧七国科学院和若干高校及产业部门的研究组织。 1960年7月,吴有训作为团长率中国科学院代表团一行五人应邀参加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三百周年庆典活动,对英国进行访问。 1963年,又参加与制定机关报的科技10年规划。 1977年,吴有训为筹备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提出了许多建议,并审阅中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同年11月30日,在北京地安门东大街的家中去世,终年八十岁。12月7日下午,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科学界的同仁好友数百人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吴有训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