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雅风

天堂纪念馆号:766 本馆由[ wangzehua]创建于 2018年05月05日

  • 施雅风的具体死因

    2011年(92岁) 2月13日因病在南京去世。
    发布人: wangzehua 阅读(次) 点赞(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1-07-09 08:59:01
  • 施雅风的个人资料

    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冰川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施雅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13日18时35分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不幸逝世,终年九十三岁。
    施雅风先生1919年出生于江苏海门,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1944年获浙江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44年在重庆中国地理研究所任研究助理。1949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务秘书,并参与创办《地理知识》杂志。1953年调往北京,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副学术秘书,参与《中国自然区划》中国地貌区划编写工作。从1958年开始,施雅风先生率领考察队,先后对祁连山、天山、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等地的冰川进行了科学考察,从无到有地开创、发展了中国的冰川学研究。在他的领导下,1960年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积雪冻土研究所(筹)。根据国家冻土地区工程建设和冰雪灾害防治的需要,组织开展了冻土科学和泥石流灾害防御的研究。1965任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副所长。“文革”中施雅风先生受到迫害。文革后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兼任多所大学的教授,历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冰川学会理事、英国皇家伦敦地质学会、国际第四纪协会名誉会员等多种社会职务。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等职。
    施雅风先生提出的将高亚洲冰川划分为海洋型温冰川、亚大陆型和极大陆型冷冰川三类,并被世界地学界广泛接受并引用。由他提出的波动冰量平衡法与冰川-气候相关法,正确地预报中国—巴基斯坦公路上巴托拉冰川的变化,成功地解决了中巴公路在该地区的线路设置问题。由他领导的科研团队,历时24年,在大量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编纂完成了《中国冰川目录》;在此基础上,他又组织编写了《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这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里程碑,并提出中国东部中低山地面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意见。他主持的中国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等系列研究,探讨了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造成的危害,指出西北气候可能正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科学推断。施雅风先生在多年冻土和泥石流研究、西北水资源、西北气候转型、第四纪环境演变以及全球变暖对西北气候、水资源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等领域也有重要贡献。他先后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主编出版专著20余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香港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地理学会地理科学成就奖,甘肃省科技功臣奖等。
    发布人: wangzehua 阅读(次) 点赞(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1-07-09 08:59:01
  • 施雅风的一生大事

    2007年(88岁) 在兰州为《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一书准备国家自然科学奖申报材料。为刘东生九十华诞撰文《热诚祝贺刘东生院士九十华诞--六十年相交与钦敬》发表于《第四纪研究》2007年第6期。11月2日参加在南京举行的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并致辞。
    2008年(89岁) 《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0月,回家乡南通,参观母校南通中学,并赠书。11月,赴江西南昌参加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12月11日,张青松等来访。谈地理所的历史。
    2009年(90岁) 1月9日,赴北京领取科学奖(查)。1月20日,在南京参加江苏省浙江大学校友会《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大会》。2月14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樊洪业研究员等人来访,为编撰《竺可桢全集》事。5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50年所庆暨施雅风90岁祝寿。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领导、院士、科学家出席祝贺。6月,科技部召开全国野外工作会议,列出20位突出贡献科学家。6月17日《科技日报》刊登的报道中刊载有四位科学家的照片,施雅风位列第一。撰写多篇论文。7月3日,夫人沈健去世。9月28日,捐赠设立的"沈健女士奖学金"颁发仪式在康乐县第三中学举行。
    2010年(91岁) 因身体原因,遵医嘱不能再去兰州,定居南京。撰写多篇论文,主编《中国第四纪冰川新论》,亲自撰写或合作撰写第一章、第四章部分章节、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部分章节.此时施先生身体已经相当虚弱,但还是在病房里亲自审定了整部书稿,最难能可贵的是先生负责撰写的章节是他一笔一画在电脑上写出来的,但《中国第四纪冰川新论》在2011年才出版,未看到出版。
    2011年(92岁) 2月13日因病在南京去世。
    此文 曾发表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编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施雅风先生纪念文集》.兰州:读者出版集团出版,2012年4月.此处发表的年谱部分内容由编者补充和修订。
    发布人: wangzehua 阅读(次) 点赞(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1-07-09 08:59:01
  • 施雅风的历史印象

    发布人: wangzehua 阅读(次) 点赞(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1-07-09 08:59:01
  • 摘要

    施雅风,1919年 3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县新河镇农民家庭。 1924年(5岁) 进新河镇初小学习。 1929年(9岁) 初小毕业,进麒麟镇北私立启秀高小学习。 1931年(12岁) 高小毕业,进入启秀初中。 1934年(15岁) 考取省立南通中学。 1935年(16岁) 参加全省集中在镇江的学生军事训练3个月。 1936年(17岁) 所撰《德意志第三帝国与欧洲政局》短文刊登于《通中学生》刊物上。 1937年(18岁) 所撰《战时中国的生存线》在当地《五山日报》上连载5日刊出。文中提出在抗日战争被封锁时开辟西南国际通道的设想。七・七事变后考取浙江大学史地系。战火迫近杭州,一年级在天目山禅源寺上课三个月,浙大全校师生员工开始西迁,到建德集中,继续西行至江西樟树镇。 1938年(19岁) 只身去南昌报名参加军事委员会青年战地服务训练班。2-4月在湖南衡山训练,5月在衡阳实习作户口调查,6月改组成战地服务团到安徽屯溪,8月得悉浙大将西迁至宜山,遂请长假离开战地服务团,到江西泰和报到复学,9月到广西宣山上课,重读一年级。 1941年(22岁) 选地质学家叶良辅为导师,四年级以遵义南部地形为题,到野外调查三个月,至次年完成毕业论文,经学校选为优秀论文上报。 1942年(23岁) 浙江大学毕业。学士论文"遵义南部地形"获得教育部奖。同年大学毕业留校,为二年制研究生,与杨怀仁结伴调查遵义金沙黔西修文四县地质矿产,历时3个月,所写报告交资源委员会矿产勘测处。 1943年(24岁) 因物价高涨,研究生津贴不敷伙食开支,得黄秉维先生帮助兼任重庆华中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领一份工资,实际任务是以一年时间,搜集整理华中地区水文资料。 1944年(25岁) 硕士研究生毕业,撰《华中水理概要》作为研究生论文通过,9月到重庆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担任助理员。 1945年(26岁) 抗战胜利,为浙江大学准备编的《遵义新志》,撰写《遵义区域地理》。同年,《地质论评》发表《遵义附近之地形》;重庆《经济建设》发表《华中水理概要》;东方杂志发表研究生时写的《中国古代土壤地理》。 1946年(27岁) 2-5月得黄秉维帮助,参加成都平原和岷江峡谷地理考察,随后撰写《川西地理考察记》发表于中国地理研究所编的《地理》5卷(1946),6月又由黄秉维介绍参加资源委员会的"三峡水库区经济调查",一起参加的有蔡钟瑞、吕东明、钟功甫、黄秉成等五人,七月离重庆,一路步行,横穿大峡谷,半年时间到宜昌(约五千里路),调查了土地、房屋、农工商可能遭受的淹没损失,按规划拟建坝高200米,对水库区淹没损失作了较详细的分类分区调查。到宜昌后乘船12月31日到南京。 1947年(28岁) 1-4月对水库区淹没损失作了较详细的分类分区统计,共同编写了《三峡水库区经济调查报告》,4月上交。在南京参加科学时代社南京分社,又参加中国科学工作协会南京分会,当选干事会成员,参加编辑新民报的《科学副刊》。10月由老共产党员吕东明介绍入党,主要精力投入了党要求的情报工作。 1948年(29岁) 发表《三峡区鹞子砾岩成因探讨》,地理1948年6卷1期。提出与李四光先生不同的解释,与杨利普等合作撰写的《成都平原之土地利用》发表于《地理学报》14卷1期。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刊行《遵义新志》载有《遵义之地形》与《遵义区域地理》二文。与沈健(女)相识并恋爱。 1949年(30岁) 参与发起与筹备出版《地理知识》活动,第一期费用由大家捐款筹集,由南大地理系主任李旭旦任主编。10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同时中国科学院成立,所熟悉的地理与气象界老领导竺可桢为副院长之一,推举周立三为首联名向中科院领导,并向竺可桢写信陈述地理所应由中国科学院接收和发展的意见。11月初竺可桢来宁亲自了解情况。恩师叶良辅逝去,撰文《悼念叶良辅教授》,发表于《地质论评》14卷。新著《川东鄂西区域发展史》论文于《地理》6卷2、3、4合期刊出。 1950年(31岁) 1月1日出版《地理知识》创刊号,印刷600份,迅即得到地理学界的欢迎和好评,第二期起由上海亚光舆地学社出资承印和发行。春节初二和沈健结婚。春,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恽子强,秘书处长黄宗甄随行,到南京接收原中央研究院各单位,也包括地理所,成立地理所筹备处主任由竺可桢兼,副主任由黄秉维兼任。成立中科院华东办事处南京分处,主任为孙克定,施雅风任地理所所务秘书。以后他又被选为南京各所的支部书记。6月,地理所筹委会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会议,确定新建地理所的业务组织和各项任务,因筹委会正、副主任都不在南京,具体工作由周立三负责,施雅风作为所务秘书在周立三的领导下紧张地开展各项工作。9月,竺可桢来南京召开第二次筹委会,并将他的二十四史共860本捐给地理所,并决定将上海王氏所藏方志2628种24934册全部购置给地理所 1951年(32岁) 开展忠诚老实运动。随后,思想改造运动"三反"运动,均积极参与并为地理所、物理所在九华山区负责人。大女儿施建生出生。 1952年(33岁) 竺可桢召开地理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预备会议。议定由孙敬之、周立三、施雅风等具体负责筹备工作。中国科学院指令去北京,负责陪同苏联科学院来华地理学家沙伊契柯夫考察天津、山东、淮河,浙江各地3个月,同时科学院决定开展中华地理志编辑业务,原施的所务秘书与《地理知识》编辑任务转交程鸿负责。 1953年(34岁) 1月26-31日北京召开了中国地理学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大会选出竺可桢、徐特立、孙敬之、候仁之、周立三、周廷儒、任美锷、李旭旦、王德基、施雅风等17人为理事,竺可桢为理事长,孙敬之为书记,候仁之为《地理学报》总编辑,施雅风为副总编辑,李旭旦为《地理知识》总编辑。3月,参加"中华地理志"编辑工作。从南京调至北京,从事中国地形区划研究。升职地理所副研究员。与陈述彭南下,作地形区划调查,经山东穿大别山到武汉,会合周廷儒,经湘西、广西到北海,经广州,回北京。 1954年(35岁) 因《地理知识》泄密事件受批判,党内当众警告处分。科学院决定施兼任拟成立的学部秘书,以大部分时间从事学部筹备工作。二女儿施建平出生。 1955年(36岁) 2月3日与孙敬之一起参加苏联地理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撰写大会记要,在科学通报与地理知识刊出。中国科学院学部于6月举行成立大会,竺可桢兼任生物地学部主任,施被任副学术秘书,参与地学方面学术组织工作。接受二机部任务参加青海湖考察。 1956年(37岁) 参加全国第一次科学技术长远规划编制工作,任地学组秘书。在57项任务中主要参与撰写第一项中国自然区划与经济区划和地理学科规划。前撰写的中国地形区划草案(与周廷儒、陈述彭合作)列为中国自然区划草案的一章,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在苏联译为俄文出版。 2月7日,参加在西苑大旅社召开的综合考察组会议。 1957年(38岁) 为地貌区划研究要求区分出冰川作用范围,参加祁连山西段地质考察队,与郑本兴、唐邦兴二位同志,经过党河谷地,攀登上党河南山北坡马厂雪山的小冰川,登至海拔4500米高度的冰川边缘。北坡有冰川水源充足,南坡没有冰川,考察队连做饭的水都找不到;南北坡的强烈对比引发进一步研究冰川水源的愿望,回京后书面报告中国科学院得到竺可桢副院长及秘书长裴丽生同意,批准成立专门冰川考察队,聘请苏联专家指导,并责成施组织这个考察队。 1958年(39岁) 所撰《中国大地貌形成构造条件的初步分析》(与方永合作)在《中国第四纪研究》第1期发表。6月,在兰州成立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兰州分院副院长刘允中兼任队长,施雅风、朱岗昆任副队长,由甘肃省委调集高校及水利气象部门科技与行政人员100多人,并在苏联冰川学家道尔古辛指导下,26日全队离兰州,7月1日全体考察队员成功登上海拔5000米的一条冰斗山谷冰川,命名七一冰川,标志中国现代冰川研究正式开始,国庆节前后,各队回兰州总结。所撰《青海湖及其附近地区自然地理(着重地貌)初步考察》在地理学报24卷1期发表。12月15-20日,北京地理专业会议。 1959年(40岁) 主编《祁连山现代冰川考察报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组织6个队开展天山现代冰川考察并成立天山冰川站,这年工作效果不佳。冬季在北京反彭德怀右倾机会主义运动中受到批判。 1960年(41岁) 母亲逝世。完全脱离地学部。春,在兰州成立冰川积雪冻土所筹委会,施为业务负责人,调周幼吾来工作。成立冻土组,所内人员一度扩充至200人,夏季,迁家来兰州,物资缺乏,生活较困难,国家宣布大精简,兰州分院宣布筹委会人员编制为78人。 1961年(42岁) 兰州分院宣布将冰川冻土所筹委会与地球物理所兰州分所合并。科学院甄别撤消了1959年对施雅风的错误批判。 1962年(43岁) 中国科学院决定冰川冻土部分与地球物理所兰州分所分开,成立地理所冰川冻土研究室,任命施雅风为室主任,主持开展较深入的乌鲁木齐河冰川与水文研究。 6月11日,与竺可桢谈论冰川积雪冻土研究计划。 1963年(44岁) 接受甘肃省布置的河西石洋河水资源考察。与杜榕桓等去西藏北部土门格拉煤矿考察冻土,又去西藏东南部波密冰川泥石流区初步踏勘,决定次年组织综合性泥石流队。 1964年(45岁) 任希夏邦马峰登山科学考察队队长,认识最高峰冰川发育特征,并划分了三次冰期,与刘东生合作的《希夏邦马峰科学考察初步报告》在北京国际科学讨论上宣读受到国内外广泛注意,文章收入北京科学讨论论文集(英文),中文在科学通报发表。《中国现代冰川基本特征》地理学报64年3期(与谢自楚合作)次年获得科学院优秀成果奖。《西藏古乡地区的冰川泥石流》(与杨宗辉、谢自楚、杜榕桓合作)在科学通报1964年6期发表,这是我国第一篇泥石流论文。 1965年(46岁) 主编的《天山乌鲁木齐河冰川与水文》与《青藏公路沿线冻土考察》专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中科院决定北京地理所沙漠室迁至兰州,与兰州冰川冻土室合并,8月成立冰川冻土沙漠所,任业务副所长,主持所务。于8月2日成立大会上,竺可桢副院长宣布建所任务与领导人名单,施作了冰川冻土沙漠所的方向和任务的报告。率考察组去昆明转禄劝新近发生的滑坡大崩塌地区考察两周,撰写报告给云南省科委与国家科委。 1966年(47岁) 科学院任命为西南泥石流队长,解决成昆铁路通过西昌泥石流区的问题,经考察提出了线路建议,为铁路部门采纳,6月下旬考察途经渡口时,即被召回参加文化革命受批斗。中国科学院决定组织规模较大的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队,刘东生为队长、施雅风、冷冰,胡旭初为副队长,施兼冰川与气象组组长,制订了具体考察计划定于1966年夏季入藏考察,冰川所参加人员于5月初出发,6月,文化大革命运动爆发,施被召回批斗,未能参加野外工作,以后整整丧失了三年工作时间。 1968年(49岁) 在激烈批斗中悲观绝望,8月间曾跳黄河,企图自尽,但入河波浪翻滚中,醒悟,站立在沙滩上,被救上岸来。 1969年(50岁) 9月被解放,定为犯严重错误的干部。 1970年(51岁) 下放所内设在康乐县景古乡的干校劳动,半年左右。 1971年(52岁) 回所,任管理科研工作的生产组副组长,去河西、新疆了解有关研究工作,参加珠穆朗玛峰考察总结。 1972年(53岁) 春,参加贵阳召开地学工作座谈会,去北京看望了竺可桢副院长,参加10月在兰州召开的珠穆朗玛峰考察总结会议,会后刘东生、施雅风合作写了《珠峰地区自然特征和地质发展史》科学通报1973年18卷1期发表。参加新疆0503公路雪害防治考察。 1973年(54岁) 撰写我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冰川的基本特征论文(与谢自楚、张祥公等合作)中国科学1974年中英文发表,日本学者译成日文在日本发表。参加天山冰川补点考察,特别对台兰河现代冰川与第四纪冰川了解较多。 1974年(55岁) 年初中央有关部门下达任务要求冰川所派考察组,以两年时间摸清巴基斯坦境内巴托拉冰川运动变化特征,提出中巴公路通过方案,施奉命组队于1974年4月进入巴基斯坦巴托拉冰川区,考察组施雅风、王文颖、何兴、张祥松等包括一名医生共28人通过两年工作,深入了解长59公里巴托拉冰川特征与变化规律,提出了中巴公路走1971年洪水破坏前原线适当改革通过方案,为中巴筑路指挥部采纳。 1975年(56岁) 1975年春季,再到巴托拉冰川。加强与扩大冰川各力一面观测下作,进行树轮气候研究以探讨冰川进退与气候变化相关问题,对冰川全流域进行摄影测量;加强帐篷内数据整理与资料分析研究,在冬季撤退前提出前述冰川前进预报并据之提出公路通过力一案。 1976年(57岁) 主编的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1966-1968)(现代冰川与地貌)卷。及《珠穆朗玛峰第四纪冰期探讨论》(与郑本兴合作)在珠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1966-1968第四纪地质卷,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珠穆朗玛地区科学考察报告(1966-1968)系列专著获国家1987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刘东生、施雅风、孙鸿烈等50人集体获奖。撰写喀喇昆仑巴托拉冰川考察科学总结。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地段冰川影响和工程修复意见。经援巴筑路工程指挥部上报交通部审核通过,1978年修复通车。 1977年(58岁)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考察报告(主稿:集体)中英文本提交巴方,1-123页。联系十多位地理与气象方面专家,建议编辑出版竺可桢文集,获得当时科学院院长方毅批准并指定施雅风负责,为此,施有幸第一个通读了竺自1936年起的日记和自传等有关资料。撰写竺可桢生平与贡献一文,组织地理所张丕远等多位集中与初选文集中文章,年底,召开在多位学者参加的审稿会议,竺可桢文集编成。《中国西部地区的冰川地貌》(与任炳辉合作)在中国自然地理(地貌)卷1977年科学出版社出版。参加1977年7月中国科学院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会议,为地学组召集人。11月在山东威海主持青藏高原隆起时代、幅度与形式讨论会,会后在北京由李吉均等执笔撰写总结性论文刊于1979年中国科学6期。 1978年(59岁) 1978年6月院委托综考会成立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丛书》编审组,施雅风为组长。撰写了《科学工作者的学习榜样--记我国卓越科学家竺可桢同志》地理知识1978年2期刊出。4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科学大会。5月按中科院决定将原冰川冻土沙漠所分为两所,郁文秘书长来兰州解决分所中问题,施被任为冰川冻土所所长,不久又被任命为兰州分院副院长。8-9月由施和谢自楚、李吉均、余杰(翻译)四人参加了瑞士举行的国际冰川目录工作会议,顺访了解了瑞士、法国、英国的冰川研究情况。我国政府批准由兰州冰川冻土所承担中国冰川目录的编辑任务,任负责人。从此多年持久地开展了中国冰川目录的编制工作。11月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学术会议在兰州召开,有72单位125名代表参加会议,施在会上作《木扎特冰川谷道与中西交通》报告。《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的近代进退变化》(与张祥松合作)地理学报1978年33卷1期;《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及其变化》(主稿:集体,中、英文)中国科学1978年9期发表;《访问欧洲三国所见国际冰川学研究现状》(与谢自楚、李吉均、余杰合作)冰川冻土1979年1期发表。 1979年(60岁) 提升研究员。《冰川冻土》杂志发刊,任主编。8月参加日本雪冰学会年会,并应邀考察日本各地冰雪研究情况。12月参加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17届国际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大会IUGG,会上提出《中国晚第四纪气候、冰川与海平面变化》论文并去墨尔本考察澳大利亚冰川研究情况。12月中科院聘为第四纪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0-1999),99年5月为名誉会员,2005年选为名誉副主任。《竺可桢文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1980年(61岁) 重建天山冰川站,设基本营地于中山森林带,加强物理冰川观测研究,并作为研究生培养基地。成立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任主任(1980-1989)。去庐山考察有争议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撰写《庐山真的有第四纪冰川吗?》发表于1981年《自然辩证法通讯》。《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考察与研究》(主编)专著,科学出版社1980年刊行。8月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国际地理学大会并考察日本中部山区冰川地形与冰缘情况。冬季,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院士)。 1981年(62岁) 在北京参加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当选地学部副主任。参加瑞士举行的冰川目录工作会议,国际山地生态会议并顺访西德、奥地利冰川研究单位。主持在云南东川市召开的全国泥石流防治经验交流会。 1982年(63岁) 经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评审授予巴托拉冰川考察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科学通报20期发表《庐山山麓第四纪泥石流堆积的确论》(与邓养鑫合作)进一步否定庐山第四纪冰川的误解。1965年与刘东生共同主编《希夏邦马峰地区考察报告》,因文化大革命动乱关系,至1982年始得出版;10月在安徽屯溪主持中国第四纪冰川冰缘学术讨论会考察黄山第四纪冰川争议地点,并与崔之久、李吉均等商定,申请基金彻底认识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 1983年(64岁) 1月在地学部会议讲《冰川冻土研究与国家经济建设》主要内容刊于光明日报。夏季接待并陪同国际冰川学会组织的30多位包括理事长等各国冰川学家访问天山冰川站与兰州冻土所。9月偕程国栋等应邀出席在阿拉斯加费城举行的国际冻土协会成立大会,作为冻土四大国之一的首席代表在会上作中国冻土研究主要导论报告,当选理事,会后应邀考察美国5个地点的冰川冻土研究单位。 1984年(65岁) 改任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所名誉所长、当选国际冰川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1966年撰写的《四川西昌附近铁路建设中的泥石流问题》因文革动乱,延至84年在冰川冻土集刊4出版。开始主持中国科学院支援新疆的重点项目乌鲁木齐河水资源若干问题研究。去北京参加竺可桢逝世10周年纪念会上讲《竺可桢思想指引我国冰川研究》,并被选为竺可桢研究会理事长。 1985年(66岁) 8月参加在英国Birmingham举行的第一次国际地貌学大会,以后在挪威奥斯陆参加国际冻土协会理事会。兼任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研究员。自此,以夏季4个月(6月-9月)在兰州,其余时间的大部分在南京,在南京又挂名兼任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河海大学名誉教授。偕崔之久、李吉均等北至大兴安岭、长白山,南至桂林,并去天目山考察有争议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撰《桂林地区古冰川遗迹何在?》,冰川冻土8卷2期。 1986年(67岁) 全面总结1983年开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于11月在南京举行初稿评审会议,广泛听取不同意见,补充修改。完成《柴窝堡水源地开发利用建议》,主要内容年输水3000百方,供乌鲁木齐市用水建议,经新疆自治区领导采纳。 1987年(68岁) 主编有9位合作者的《中国冰川概论》定稿。主编有30位合作者的《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修改定稿。均交北京科学出版社,于1989年印出。二书后均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夏季去加拿大首都参加12届国际第四纪研究大会,会上报告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再认识。会后去温哥华参加LIGG大会,顺道到美国加州大学看望施建成夫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与中国科学院联合资助的《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项目启动,推施主持其事,施带进一个课题即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水资源影响。 1988年(69岁) 开展乌鲁木齐河水资源问题第二阶段工作,着力推进以天山冰川站为主体山区水量平衡转化研究,与乌市所在地区水资源承载力与供水研究。指导第一个博士生姚檀栋的博士论文《乌鲁木齐河气候、冰川径流变化及其未来》在中国科学B辑6期发表。协助米德生编制《中国雪冰冻土圈(1:4,000,000)》在地图出版社出版。年初由孙鸿烈副院长领队,施雅风、张知非和外事局一同志,去南极地区长城站考察,87年底出发经智利到南美洲南端,1月初再乘飞机越海到长城站。时值南半球夏季,空气清新,由秦大河站长陪同考察半个月,回智利又去阿根廷考察两国地学科研单位。9月在天山冰川站召开乌鲁木齐河山区水资源讨论会具体审查1985-1987年乌河山区降水,蒸发、径流形成与估算成果。由康尔泗、张国威等合作编辑《乌鲁木齐山区水资源形成和估算》一书由科学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 1989年(70岁) 1月参加地学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讨会上,讲如何解决乌鲁木齐地区的缺水问题的报告。参与编辑《叶良辅教授与中国地貌学》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协助李治素完成叶良辅教授的生平与贡献文,另写了《怀念叶师开展地貌与冰川研究》一文。夏季,6-7月由蔡保林和Aizen陪同,应邀访问苏联,从伊犁出境,先到阿拉木图访问哈萨克斯坦有关地学科研单位,吉尔吉斯斯坦与伊塞克湖考察,以后到莫斯科、列宁格勒参观,乘火车横穿西伯利亚回京,适逢六・四不幸事件。研究青海湖近百年萎缩原因,主要为气候暖干化并非人类用水过多。据亚洲中部山地冰川变化,青海湖与伊塞克湖水文变化,提出20世纪亚洲中部气候暖干化,撰文于地理学报于1990年45卷1期发表,这是我参加气候环境研究的第一篇创新论文。8月,去美国西雅图参加国际冰川学会的冰川与气候会议,提出亚洲中部冰川与湖泊萎缩指示气候暖干化论文,次年《冰川学年刊》发表。会后至纽约访问拉蒙特观象台见Kukla、李培基与曹梅盛,以后去德国不来梅参加极地地貌会议作了中国冰川与冰川地貌报告,最后到法兰克福参加第二届国际地貌大会作青藏高原末次冰期与大冰期,正面否定Mathias Kuhle的青藏高原冰盖论假说,反响强烈。上述二文均在德国地貌杂志1992年补充卷96期与89期刊出。 1990年(71岁) 4月在南京举行通过钻孔与连续剖面研究青藏高原500万年以来环境变化,项目建议讨论,至1992年列入国家科委与中国科学院攀登计划。为青藏高原大项目的第二课题。有9个单位参加,设4个专题。第二课题组长施雅风并兼第四专题负责人、副组长李吉均、李炳元。与曲耀光共同主编的《柴窝堡--达坂城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含柴窝堡水源开发利用建议。与文启忠共同主编的《柴窝堡盆地第四纪环境变迁与水文地质条件》由北京海洋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 1991年(72岁) 气候与海平面变化项目已全面展开,与范建华合作撰写《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研究若干进展》一文。1月去日本筑波参加气候对环境与社会影响国际会议在会上宣读了《中国中纬度气候暖干化对水资源影响》论文,发表于会议文集。指导博士生范建华完成"气候变化对青海湖水情影响"的论文,内容发表于1992年中国科学B辑(5)、(6)期。4月在北京主办中国全新世暖期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三十余人,会后分别撰文。由施雅风为主总结,以后少数同志集会讨论,定距8.5-3 kaBP为大暖期时间,7.2-6 kaBP为大暖期鼎盛。8月参加在北京举行13届国际第四纪大会上,报告介绍中国大暖期初步研究结果,反映良好,并约定撰稿交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发表。 1992年(73岁) 偕沈健去美国探亲,先到Santa Barbara施建成家,继去Dallas探访沈健的姐姐沈权,住数日。施雅风单身去华盛顿参加国际地理大会并作报告,回到建成家,建成开车北至旧金山,南去洛杉矶与圣地亚哥旅游,前后一个月。前与周克俊等合作撰写的《中国地表水估算特征,近期变化及其对环境影响》一文在叶笃正、陈洋勤编的全球变化预研究一书中刊出(地震出版社)。与王苏民合作撰写《晚第四纪青海湖演化研究》在湖泊科学4卷1期刊出。与秦伯强合作撰写的《青海湖水文特征及水位下降原因分析》在地理学报47卷3期刊出。多人合作,曲耀光实际主编的《乌鲁木齐水资源承载力及其合理利用》专著,科学出版社印行。 1993年(74岁) 主编《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与环境》专著山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其中施主撰《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和《敦德冰芯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二文。前者英文全文在1993年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发表,另中、英文在中国科学B辑发表,引用很广。参加科学院地学部组织海平面变化考察组,考察珠江三角洲、长江口与上海附近、山东黄河三角洲与天津附近。参与编著《海平面上升对中国三角洲地区的影响与对策》,其中主写《中国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评估》。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影响较广。老友吕东明去世,撰《引路的老友》一文,刊于周志成等编《风雨忆故人》--纪念吕东明文集中(1999年出版)。 1994年(75岁) 在北京参加纪念竺可桢逝世20周年的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小型国际会议,施作《竺可桢教授开拓了中国气候变迁研究道路》报告,由《地理科学》中、英文发表。与张祥松、刘春寨等多人合作,完成的"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水资源影响"课题研究,在南京举行审稿会修改定稿,由山东科技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又与张祥松合作撰写综合性《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地表水资源影响》在中国科学1995年中、英文发表。与郑本兴合作撰写《青藏高原中东部最大冰期时代、高度与气候探讨》1995年《冰川冻土》发表。在地学部全体会上作《我国海岸带灾害加剧发展及防御方略》报告,发表于自然灾害学报,后被青岛海洋地质所译为英文刊于该所参加国际会议文集中。《院史资料研究》4期发表《1947-1949年南京科技界部分革命活动回忆》。 1995年(76岁) 与吴士嘉合作撰写的普及性的《中国冰川学的成长》刊入名家科普丛书,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由科学院资源环境局资助组织了一个小项目"全球变暖与中国自然灾害趋势研究"所撰论文由自然灾害学报于1996年2期专期发表,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与郑本兴合撰《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的时代、高度及其对周围地区的影响》一文,发表于次年出版青藏高原项目年刊,并在1996年北京国际地质大会分组会上宣读,此文得地学界广泛引用。 1996年(77岁) 与郑本兴合作的《青藏高原末次冰期最盛时的冰川与环境》论文,推断末次冰期最盛时冰川面积分布、降温与降水特征,刊于《冰川冻土》1997年19卷2期。以较多时间与李吉均、李炳元主编的《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化》专著完稿,广东科技出版社于1998年2月出版。施主写了其中冰冻圈变化与15万年来青藏高原气候与环境演变二部分。参加北京中国气象局组织的气候变化讨论会,应邀报告《冰芯记录揭示的气候变化》全文刊登于1997年出版丁一汇主编会议文集。 1997年(78岁) 与吴士嘉合作编写历史故事性普及性的《冰川的召唤》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加工出版,7.4万字印1万册,订购了200册,分送友人,甚得社会欢迎。参加浙江大学百年校庆,在两院院士报告会上作《晚新世代青藏高原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报告。正文发表于地理学报99年54卷1期。回海门故乡探亲,在树勋镇(原名新河镇)的树勋中学为纪念先父母施登清、刘佩磺设立奖学金,奖励成绩优良又较贫寒的学生。怀念初中教我得益最大的陈倬云老师,访问三星镇陈老师儿子家,陈老师己于多年前在上海病逝。撰短文《悠悠岁月--永恒光亮--深切怀念陈倬云老师》,发表于海门报(1997年7月22日),后又为南通市出版的《智慧之光》转载。去香港领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港币15万元,回后分配捐助南京地理所图书馆2万元,《冰川与环境》编辑费3万元。 1998年(79岁) 己多年准备的《地理环境与冰川研究》(施雅风论文选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从270篇文章中选录了72篇,有较详细的自序,全书共达100多万字,印了800册。主写的《青藏高原二期隆升与亚洲季风孕育关系探讨》于中国科学D辑(中、英文发表)。认为二千万年前青藏高原二期隆升与其他因子耦合促成亚洲季风替代老第三纪的行星风系。为准备庆祝冰川冻土事业四十周年,倡议编辑《冰川冻土科学创业之路》。其中,施撰了《老领导与老科学家的热情支持与指导》、《勤恳踏实、克已奉公的好干部周博仁》二文,又撰《第四纪中期青藏高原冰冻圈演化及其和全球变化联系》一文刊于(《冰川冻土》20卷3期)。《冰川冻土》4期是祝贺冰川冻土所40年特刊,9月10日在庆祝大会上也为施雅风80岁祝寿。有国际冰川学会秘书长S. Ommanney祝词,科技部朱丽兰部长、中科院路甬祥院长贺函、黄秉维师、中国地理学会与地理所、中国第四纪委员会、地质古生物所等贺词。在学术思想讨论会上有程国栋、谢自楚、郑本兴、杜榕桓、张林源等祝寿发言。此前地理学报也以《地理环境与冰川研究》为题发表多人祝词。 1999年(80岁) 主撰《近2000a古里雅冰芯10a尺度的气候变化及其与中国东部文献记录的比较》一文(中、英文)中国科学D辑29卷增刊刊出。应《中国地理学90年回忆录》征文撰《中国地理研究所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建立冰川冻土研究事业30年》等4篇文章,由北京学宛出版社出版,另为纪念周立三院士、王德基教授、李承三教授、黄培华教授各撰一文。得刘晓东帮助撰《距今40-30ka青藏高原特强夏季风事件及与岁差周期关系》(中、英文)在科学通报发表,这是首次论述3阶段时期中国气候与环境的论文。 2000年(81岁) 撰《可预见的青藏高原环境大变化》短文,发表在科学时报(5月8日)后为China Daily以Roof of World Heats up摘载。实际由刘潮海领头的中国冰川目录编制完成;实际由朱季文等多人合作名义上由我领头的《长江三角洲及毗连地区海平面上升影响预测与防治对策》一文,中、英文在中国科学发表。为纪念在台湾去世的张其昀师长,撰《史学精神与地学研究》一文,刊于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的《张其昀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与刘时银合作《中国冰川对21世纪全球变暖影响应预估》在科学通报中文45卷4期,英文在45卷7期刊出。经过多人合作努力,第3次中国冰川总结性专著《中国冰川与环境--现在、过去和未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为此书撰写了绪论,冰期间冰期变化和未来趋势预测3章。 2001年(82岁) 施领头,主要由于革写英文稿的Reconstruction of the 30-40kaBP enhanced the Indian monsoon climate based on geological records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由英文三古杂志169期发表。指导博士生贾玉连撰写《水能联合方程恢复流域古降水量时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以青海湖全新世大暖期降水量推算为例》一文在《水利学进展》12卷3期发表。参加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会议,访问台湾,在台中中兴大学会议后环台湾岛旅行一周,中途访问了台南成功大学、高雄中山大学海洋所、台北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与中国文化大学,感触很深,回大陆后撰《台湾的环境教育与水土保持》(中科院院士建议)、《记台湾杰出的环境地貌学家--王鑫教授》(山地学报(9卷2期))。 2002年(83岁) 先后发表《中低纬度MIS 3b(54-44kaBP)冷期与冰川前进》(冰川冻土24卷1期),《40-30kaBP青藏高原及邻区高温大降水事件的特征、影响及原因讨论》(湖泊科学14卷1期)、《对青藏高原末次冰盛期降温值、平衡线下降值与模拟结果的讨论》(第四纪22卷4期)、《第四纪冰期划分改进建议》(冰川冻土24卷6期)等论文。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97-98发表的Characteristics of Late Quaternary Monsoonal Glaciat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n East Asia一文经过2次修改补充,费力较大。夏季去乌鲁木齐了解情况,肯定西北西部出现由暖干到暖湿的气候转变,在新疆与北京香山学术会议发言介绍,在《冰川冻土》专文介绍,9月在兰州组织专题讨论。有新疆、甘肃、青海三省水文、气象单位,中国气象局与中科院有关单位参加,经较深入讨论,撰写《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问题评估》专著(气象出版社2003)。摘要性论文发表于第四纪研究23卷2期(2003)。此工作在社会影响较大,在《冰川冻土》的第一篇文章,得经计委一同志送呈朱榕基总理阅批交水利部长与气象局长参考、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瑛约刘东生、刘昌明、施雅风和水利部2位院士交谈对此问题看法。历时2年编成江苏海门树勋乡施臣禄公支系家谱初稿,印刷200分发同族亲友。 2003年(84岁) 发表《40-30kaBP中国暖湿气候和海浸特征及成因探讨》(第四纪研究23卷1期),并以杨保为主同期发表《40-30kaBP中国西北地区晚湿气候的地质记录及成因探讨》。发表了怀念师友的文章《缅怀秉维恩师》(商务印书馆出版,纪念黄秉维先生诞辰90周年文集);《祝贺谢学锦院士80寿辰文集序》(书名《奋斗的人生、辉煌的事业》);《杰出的冰川与寒区水文学家--杨针娘》(《冰川冻土》25卷1期);《鞠躬尽瘁毕生贡献于冻土科学的邱国庆》(《冰川冻土》25卷4期)。研究长江洪水,撰《全球变暖对长江洪水可能影响及前景预测》(湖泊科学15卷增刊,英文稿在姜彤等编的《长江洪水与气候变化》于2004年出版)。 2004年(85岁) 撰《竺可桢教授与中国地理科学》一文,先作为竺可桢全集序之一,发表第1卷竺可桢全集,后于5月在天津举行的中国地理学代表大会上宣读,为重庆的《地理教育》5期刊载,这次代表大会得地理科学成就奖,并被选为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去年在《冰川冻土》上,文"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论文奖。获得科学出版社杰出作者奖,奖金1万元。参加十二届院士大会,会议期间中央电视台为施摄制《大家》栏目中专题片,放映后安徽教育出版社约撰《地学创新经验论》一书,约90岁生日半年前定稿。撰《青藏高原大冰盖假设的提出与扬弃》(《第四纪研究》24卷1期)。与《1840年以来长江大洪水演变与气候变化关系初探》(湖泊科学16卷4期)。 2005年(86岁) 经过二年多工作,主撰《长江中游田家镇深槽特征及其对泄洪影响》在地理学报60卷3期发表,内容相同的英文稿将于2006年Geomorphology发表。与多人合作主编《简明中国冰川目录》由上海科普出版社出版,经甘肃省科技厅评选,中国冰川目录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从4月北京冰冻圈与全球变化大会开始,一直注意冰川变化。8月出席在北京大学举行全球华人地理大会。9月兰州国际冰川学会高海拔地区冰冻圈会议均讲冰川变化问题,并为英文《冰川与环境》撰写最后一章冰川变化及其未来趋势。撰《叶良辅教授指导地貌学的原始创新研究》于浙大校友2005年下期发表。 2006年(87岁) 4月11日在兰州甘肃省科技大会领取省委苏荣书记颁发"甘肃科技功臣奖",为此兰州报刊均予宣传。甘肃日报记者采访到国际冰川学会主席A. Ohmura与刘东生等评语报导,省上规定60万奖金中20万元改善科技工作条件,20万元发给参加工作有功人员(开了60人名单分发)。20万元归个人支配,决定捐助农村办学,对象为1970年劳动过的康乐县景古乡中心小学,建一座教学楼,于6月30日亲往观察,即日破土动工。5月中旬去北京参加中国气象局首任局长涂长望百岁诞辰纪念,会上作《为民主与科学,为中国气象事业献身奋斗--怀念我的老师涂长望院士》发言,全文刊中国气象报。6月4日偕沈健再去北京参加两院士大会听胡总书记激励自主创新报告,受到深刻教育。《中国冰川目录》经由甘肃上报北京科技部于6月10日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半年在南京撰《长江中游西部洪水灾害演变与当前情景》一文交自然灾害学报刊出。西北近期气候变化英文稿,几次修改接《Climatic Change》主编通知录用(2006年7月5日初稿终止)。
    发布人: wangzehua 阅读(次) 点赞(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1-07-09 08: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