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章

思亲天堂馆号:10233 本馆由[ index][创建于2018年10月22日]

杨大章
  • 杨大章

  • 1909年 — 1944年
  • 别名:
    性别:
  • 生肖: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 籍贯: 天津
  • 生活地址:天津市
  • 墓地地址:唐山冀东烈士陵园。
  • 天堂编号:10233
  • 网址:./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3&id=10233
您是位前来悼念的人
今天是公历:2024年04月28日
杨大章已经离开我们: 天,距离杨大章 周年忌日还剩
1909年出生于天津一个教员家庭。1923年考入南开中学,在校学习期间接受进步思想影响。毕业后入天津北宁铁路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斗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天津、唐山等北宁铁路沿线车站秘密组织工人抗日团体。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大章任中共北宁铁路党委书记兼组织委员。在铁路职工中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发展抗日团体铁路救国会(简称“铁救”),主编抗日小报《铁救》。团结和组织进步工人,利用铁路工作的有利条件,为根据地采购运送物资,护送根据地干部安全过铁路,搜集敌人军队和军用物资调运、铁路沿线军事部署等情报,及时提供给党组织和抗日根据地。 1943年他任冀热边行署第一地区专署专员。1944年5月,率蓟遵兴联合县县委、县政府机关干部、各区主要负责人及专署警卫连到团子山开会,在窜岭庙遭敌人重兵包围。他果断地命令警卫连长向敌人主动出击,掩护一部分干部冲出重围,安全转移。当突破口被敌人火力封锁后,他带领干部、战士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后与50多名同志一起壮烈牺牲,年仅35岁。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大举进犯东北三省,国民党几十万军队不战自退,大好河山很快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3000万东北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杨大章目睹了日军残害中国人民的罪恶行径,愤恨至极。他愤而弃职回到天津,继续到行李房任司事,在天津至山海关段客车上工作。休班时,他常常到北平中国新闻社阅读报刊,了解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局势,渴望寻求一条民族解放的道路。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大章认识了共产党员杨思忠、黄树则。对祖国的热爱,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比愤恨,使他们意气相投,一见如故。从此,假日工余,常在一起探索救国救民的途径,剖析中华衰败之祸源,探讨青年应负之使命。在党组织的帮助启迪下,杨大章朴素的爱国思想迅速得到升华。后来经杨、黄二人的介绍,杨大章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以后,杨大章以职员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声讨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无能。1936年,他调到山海关—天津—郑州段负责铁路联系工作。借职务之便,积极散发抗日宣传品,播撒革命的火种,组织并领导铁路段抗日救国会工作。
卢沟桥事变后,全民族的抗日运动迅速欣起高潮。按照党组织指示,杨大章在天津、唐山等地建立抗日救国会小组,发展救国会组织,印发抗日宣传小册子,发表抗日演说等,对铁路职工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许多人在听了他那动情的、充满民族大义的演说后激动地说:“大章说得对,说得好,只要咱穷苦人团结起来,就不怕他娘的几个小鬼子。”有人干脆对杨大章说:“大章,你说的有道理,我们大家听你的,只要你发话,我们就和日本鬼子拚到底。”
1939年4月,杨大章偕同爱人阎国珍(中共党员,化名阎志)前往平西根据地,到冀热察区党委党校学习。7月,学习期满后任晋察冀第六专署(即平西专署)民政科长。他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生产生活情况,遇到困难就千方百计地去解决。是年夏天,连日暴雨,引起山洪爆发,无情的洪水象猛兽一样,吞噬田园家宅,冲毁交通线,平西人民遭受天灾人祸的双重浩劫,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杨大章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带领救灾人员,昼夜奋战在拒马河畔。有一次,为抢救被洪水围困的灾民,他奋不顾身地跳入急流中,湍急的洪水几次把他打入水中,险些葬身河底,几经奋力拼博,才顽强地游到对岸,指挥灾民转移到安全地带。
1940年杨大章兼任平西专署秘书主任,不久即调到昌宛联合县任县长。平西是中共在晋察冀建立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日伪军为了摧毁它,从1940年就开始进行了大规模“扫荡”。在狭长的山地遍设据点,并频繁包围村庄,抓捕干部,对昌宛地区实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先是“三光”政策,继之密布据点碉堡,敌特日夜出扰,破坏抗日根据地建设,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眼看着根据地的面积逐渐缩小。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杨大章与群众同甘共苦,经常到老百姓家里问寒问暖,他总是带着和蔼可亲的笑容与乡亲们交谈,对乡亲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克服困难,支援根据地建设精神给予鼓励。他说:“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斗争到底,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我们要咬紧牙关,坚持呀!”临走时,他让警卫员给老乡们送些粮食、衣物等生活必需品表示心意。乡亲们接过东西,眼含热泪,紧紧握住杨大章的手,激动地说:“谢谢县长,什么时候需要我们,您尽管说话”。
杨大章灵活地掌握和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建立两面政权,坚持地方工作,紧紧依靠群众。群众更是主动为抗日捐款、捐物,各尽所能,多作贡献。就这样,在艰苦的游击环境里,昌宛仍然很好地保证了抗日部队粮食和物资的供给。杨大章以顽强的意志,率领全县人民始终战斗在百花山头、永定河畔,使一度形势危急的昌宛联合县,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和“扫荡”,巍然屹立在敌后。昌宛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群众性的武装斗争再次出现新的局面。杨大章也因此获得“模范县长”的称号。
1943年冀东区的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经过春夏两次恢复基本区战役,在敌人实行“治安强化”运动中被“蚕食”的基本区先后得到恢复,并开辟了大片新区。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遵照晋察冀边区政府的指示,于7月撤销晋察冀边区第十三专署的建制,建立冀热边行署,行署下设5个专署。杨大章被任命为第一地区专署专员。
第一地区专署下辖平(谷)三(河)密(云)、承(德)兴(隆)密(云)、蓟(县)遵(化)兴(隆)和丰(润)滦(县)密(云)4个联合县。敌人曾连续几次实行“治安强化”运动,并反复进行大规模“扫荡”,党的组织和基层政权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杨大章在长期的斗争中,对于如何搞好抗日政权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上任后,他马上召开了各县有关领导参加的机关工作会议,就当前形势和工作等情况听取了汇报。然后逐步建立了机关生活、工作、学习等项制度;明确了汇报、请示、巡视等项规定;印发边区政府发布的各项政策、法令;结合根据地具体情况,制定了巩固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各项措施。 
为了重点做好政权的改造和建设工作,杨大章先后几次召集有关人士参加的座谈会,进行反复研究讨论。在讨论时,他说:“村级政权建设是我们坚持根据地的基础,要做好这个方面的各个环节工作,有什么问题,同志们就提出来共同商量,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互相帮助,什么样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们”。1944年3月15日,专署发出了《关于改造村政权的指示信》,指出:村政权的好坏,关系到抗日斗争的成功与失败,要坚决清除原村政权中的坏分子,以保证村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之后,杨大章身体力行,深入到各县指导工作,整个专署迅速掀起了村政权建设热潮。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首先在群众中加强革命气节教育,并针对不同对象,进行不同的教育。对士绅,教育他们把眼光放远一点,不要因一时之安逸,忘了民族气节。对保甲长讲清抗日是为民族雪耻,不当亡国奴,不能只看到敌人一时的疯狂,看不到胜利前途。对群众,讲清要坚定胜利信心,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其次,加强锄奸反特工作。对那些一意孤行的汉奸特务坚决镇压,毫不手软。就这样,杨大章上任不到10个月,第一地区的各项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各级干部和群众都称赞他是一个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好专员。 
1944年5月,第一地区委为了配合部队恢复基本区,尽快做好地方党组织工作,加强地方政权建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整顿蓟遵兴联合县党组织。16日,杨大章、第十三团政委廖峰、蓟遵兴联合县县委书记占中(季安)带领县委、县政府机关干部和各区主要负责人一行200余人,在专署警卫连的保护下,进山开会。他们由蓟遵兴的东部平原进山,穿过马伸桥镇北部的丈烟台、太平庄据点间敌人的封锁壕沟,来到开会预定地点——团山子村(蓟县下营)。 
团山子是个小山村,周围山连山、岭连岭,山峦起伏。从这里到下营镇只有4公里。会议开始不久,一位同志突然病倒,急需抢救治疗。于是通过关系,到敌占区下营镇找来医生。但这名医生在诊病后,回到下营镇,立刻把会议的召开情况向敌人告密。敌人得知情报后,连夜从承德、平谷、兴隆、遵化等地,调集3000名日伪军,从四面八方包抄过来。17日,下营据点之敌用炮火袭击团山子。面对突然发生的情况,杨大章果断决定与会人员迅速撤离,分散隐蔽,开往无人区。
18日夜里,天空阴沉沉的特别黑,这正是转移的好机会。然而天不做美,队伍出发不久就下起了雨,走到下营窜岭庙附近时,大雨滂沱,难以行进,不得不暂时到庙里避雨。200多人挤在仅有7间房的孤庙里。拂晓,警卫连发现了敌情,立即向杨大章作了紧急汇报。很快,窜岭庙西山被敌人占领,密集的枪弹象雨点般射来,一颗颗炮弹不时地在附近爆炸。面对疯狂的敌人,杨大章镇定自若,他考虑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那些即将返回各地,配合部队反攻作战的县区干部。
关键时刻,他一面从容地让大家烧毁文件,一面继续派人侦察敌情,并根据南山沟深、岭多、树密的的自然环境和该处敌人火力较弱的情况,决定由连长马振林指挥警卫连,掩护县区干部向南突围。指战员们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奋勇冲杀,终于撕开了突破口,队伍迅速向外冲。由于这些人大都是平原地区的干部,没有作战经验,不熟悉地形,队伍很快乱了。
在这时,敌人又抢占了南山头,并以猛烈的火力封锁了突破口。南山冲不出去,杨大章继续指挥向东突围,但东山也被敌人控制了。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杨大章振臂高呼:“誓与敌人决一死战!”在他的鼓舞下,干部战士精神抖擞,以巨石作掩护,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决战。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战斗由拂晓一直持续到将近中午。一部分同志经过顽强的拚杀,冲出重围,安全脱险。但杨大章却在指挥突围时,不幸中弹,英勇牺牲,年仅35岁。
战后,当地抗日干部和群众走遍了山山岗岗,秘密收殓烈士们的遗体。在东山凹里,他们发现杨大章烈士的遗体仰卧在岩石上,头部负伤,两支手枪压在身下。
 
窜岭庙的道士许恒山目睹了所发生的一切,十分敬佩八路军干部抗日救国、英勇牺牲的精神。他毅然砸毁了庙内供奉多年的所有泥塑神像,亲手制作了一块烈士纪念匾,恭恭敬敬地悬挂在大殿中央。上书: 
为国为民牺牲烈士纪念为国尽忠光荣牺牲民国三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对日军作战英勇牺牲三十三名总司令占中总政委杨大章
1958年,杨大章烈士的遗体迁葬于唐山冀东烈士陵园。
  • • 杨大章的具体死因
    发布人: index
    时间:2021-10-09 08:33:36
    1943年他任冀热边行署第一地区专署专员。1944年5月,率蓟遵兴联合县县委、县政府机关干部、各区主要负责人及专署警卫连到团子山开会,在窜岭庙遭敌人重兵包围。他果断地命令警卫连长向敌人主动出击,掩护一部分干部冲出重围,安全转移。当突破口被敌人火力封锁后,他带领干部、战士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后与50多名同志一起壮烈牺牲,年仅35岁。
     
  • • 杨大章的个人资料
    发布人: index
    时间:2021-10-09 08:33:36
    杨大章(1909—1944),原名杨士英,又名章棣。1909年出生于天津市。冀热边行政公署第1专署专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微信扫一扫“码”上纪念杨大章

温馨提示:请为您已经逝去的亲朋好友点一柱香 献一束花,让他们在天堂永不孤单。

免费创建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