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昌

思亲天堂馆号:768 本馆由[ wangzehua][创建于2018年05月05日]

胡海昌
  • 胡海昌

  • 10343 — 40595
  • 别名:
    性别:
  • 生肖:
    政治面貌:--请选择--
  • 籍贯: 浙江省杭州市
  • 生活地址:北京
  • 墓地地址:北京
  • 天堂编号:768
  • 网址:./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3&id=768
您是位前来悼念的人
今天是公历:2024年04月30日
胡海昌已经离开我们: 天,距离胡海昌 周年忌日还剩
胡海昌,1928年4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小知识分子家庭。他于1946年考入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刻苦,且自学有方,善于从理论角度分析问题。他深受当时在浙江大学任教的钱令希的赏识,因而得到其特殊指导,在大学期间就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 1950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工作,从此开始了从事力学研究的生涯。在钱伟长领导下,力学研究室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集体。刚迈出大学校门的胡海昌,在短短几年内就在弹性力学、板壳理论等领域发表了约30篇论著。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发表于 (1954年10卷2期)上的《论弹性体力学和受范性体力学中的一般变分原理》。该文创立了三类变量广义变分原理,对弹性力学、变分原理、力学中的数值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公认为胡-鹫津原理”。这篇论文提出的广义变分原理结果被世界上许多教科书、词典和百科全书称为胡海昌--鹫津久一郎原理。鹫津久一郎是日本学者,早年访问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卞学?教授指导下进行过研究。鹫津久一郎的广义变分原理是在1955年发表的。那些年代我国和西方国家交流很少。他们也没有看到胡海昌的文章,所以西方世界一直以鹫津久一郎原理称呼。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美籍华人学者的推动下,西方才了解到中国胡海昌在这方面发表的最早的工作,包括鹫津久一郎本人后来也在自己的著作中以胡海昌-鹫津久一郎原理称呼。 1956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胡海昌任该所助理研究员。同年,他参加的以钱伟长为首的集体研究成果《弹性薄板的大挠度问题》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以后,直至1965年,胡海昌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固体力学研究室主任,从事早期的火箭总体设计和壳体稳定性研究。 60年代初,中国集中了一批优秀专家研究空间技术。1966年,胡海昌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工作,历任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科技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等职,1981年被聘为研究员。胡海昌在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工程技术工作的同时,仍坚持从事理论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1981年,胡海昌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胡海昌还热心于教育事业。从50年代起,他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讲授弹性力学、板壳理论、薄壁杆件理论、弹性力学中的变分原理、振动理论等多门课程,还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校兼职,并自1957年起,开始指导研究生。自1979年起,任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 胡海昌还担任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力学评议组成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主编等职。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一、第二、第三届理事,第三届副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 副主编、 主编等职。 1978年以后,还先后担任北京市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全国第八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国际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胡-鹫津原理”的创建者、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胡海昌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21日18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1928年4月25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
1950—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研究人员。
1956—1965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固体力学研究室主任。
1966年—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副研究员、研究员、副主任,科技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
1978年—任北京市第五、第六、第七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1979年—任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
1981年—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86年—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至1990年)、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
1989年—任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3年—任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主要论著
1胡海昌.横观各向同性体的弹性力学的空间问题.物理学报,1953,9(2):130—144.
2胡海昌.横观各向同性的半无限弹性体的若干问题.物理学报,1954,10(3):239—256.
3胡海昌.论弹性体力学和受范性体力学中的一般变分原理.物理学报,1954,10(3):259—289.
4胡海昌.在均布及中心集中载荷作用下圆板的大挠度问题.物理学报,1954,10(4):383—392.
5胡海昌.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6胡海昌.加权残差法的几个理论问题.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83(4):1—12
7王大钧,胡海昌.论弹性结构理论中两类算子的正定性和紧致性.中国科学(A辑),1985,2:146—155.
8胡海昌.弹性力学中一类新的边界积分方程.中国科学(A辑),1986,11:1170—1174.
9胡海昌.多自由度结构固有振动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0胡海昌.弹性力学广义变分原理在求近似解中的正确应用.中国科学(A辑),1989,11:1159—1166.

胡海昌除了进行有关中国空间飞行器的研究、设计工作以外,曾发表论文百余篇,涉及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以及结构力学的平衡、稳定和振动等领域;还有著、译7本。他的研究工作极富创造性,尤其在广义变分原理方面的杰出成就,是对力学的重要贡献,在国际力学界产生很大影响由于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大多难于求得精确解,因此寻找其简单可行而又有实用精度的近似解成为力学界长期探讨的课题。50年代以前,各种重要的近似解法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根据力学背景作出若干简化假设,建立工程实用的结构理论。从固体力学观点衡量,这些近似理论大多精确满足连续条件和平衡条件而近似满足本构关系,例如梁、板、壳理论。第二类是根据最小势能原理用里兹法求近似解。它们虽能精确满足连续条件和本构关系的要求,但只能近似满足平衡条件。第三类是根据最小余能原理用里兹法求近似解。它们虽可精确满足平衡条件和本构关系,但只近似满足连续条件。
还在大学期间,胡海昌就在钱令希的指导下开始探索这一课题,力图求得一种方法,它不强制要求精确满足什么方程,而是把哪些方程能精确满足,哪些方程能近似满足的问题留给解题人根据问题的性质来作出抉择。1950年莱斯纳提出了弹性力学的二类变量广义变分原理,展示了在能量法中同时近似地满足不同力学性质的方程的可能性。继而,胡海昌于1954年在<物理学报>上发表了《论弹性体力学和受范性体力学中的一般变分原理》,文中提出了三类变量广义变分原理。在这个变分原理中,位移、应变和应力三类变量全都作为自变函数,全部方程都不必精确满足。这是一个无条件的变分原理,它为以往的工程实用结构理论提供了能量法观点的解释,更为研究各种近似解法提供了空前灵活的理论根据。
这篇论文发表后,在五六十年代,国内掀起了研究变分原理的热潮。一方面是根据广义变分原理用里兹法求近似解,这在国际上是一个创举,比国外同类工作早了5年。另一方面是相继提出了板、壳、振动、稳定诸问题的广义变分原理,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1964年,美国同行率先把胡海昌提出的变分原理称为胡-鹫津原理(鹫津久一郎,日本人,1955年在美国提出与胡相同的变分原理)。1970年前后,不断有人指出,广义变分原理是建立包括有限元法在内的各种近似解法的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样,在国外也出现了研究和利用变分原理的热潮,尤其是根据广义变分原理来论证已有的和建立新的有限元法。自此,胡-鹫津原理得到美、日、苏、英、法、德、意等国同行的公认,并在众多的弹性力学、板壳理论、有限元法的专著和论文中得到介绍和引用。一项国内的力学研究成果在国外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尚属罕见。
1982年,以胡海昌为首的5位力学家的研究成果<弹性力学的广义变分原理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的专著<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及其应用>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 • 胡海昌的具体死因
    发布人: wangzehua
    时间:2019-05-16 12:49:41
    2011年2月21日18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 • 胡海昌的个人资料
    发布人: wangzehua
    时间:2019-05-16 12:49:41
    中国现代固体力学家。1928年4月25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在钱伟长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50年秋起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后为力学研究所)工作。1966年起参加航天技术研究工作。198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起任北京大学兼任教授。1982年创办并主编《振动与冲击》期刊。2011年2月21日逝世。
微信扫一扫“码”上纪念胡海昌

温馨提示:请为您已经逝去的亲朋好友点一柱香 献一束花,让他们在天堂永不孤单。

免费创建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