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刘锋烈

生辰:
忌辰:4135

创建人:index
葬址:
刘锋烈,1911年3月29日参加辛亥革命,福建讲武学堂学生,在广州黄花岗起义牺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盛初

生辰:
忌辰:4135

创建人:index
葬址:
林盛初,盛初以打石为业,并耕田及养蚕。他在源盛米铺是最后突围冲出的,他原已脱险,后被清骑兵巡逻盘获。在身上被搜出八颗子弹,于是坦然自承,从容就义。

林觉民
葬址:
1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1905年回乡与陈意映结婚。1906年自费去日本留学,专攻日语。翌年补为官费生,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兼习英、德文。此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1911年春,得知黄兴、赵声等在香港建立统筹部,筹划广州起义,遂赴香港,后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4月24日夜,在香港给父亲及妻子写下绝命书,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亲人的爱及为国捐躯的决心。在给父亲的信中说:“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利于全国同胞也”。在给妻子的诀别书中说:“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4月27日,与陈与?、陈更新等率福建志士进入广州。下午5时30分,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冲出督署后,转攻督练所,途中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清两广总督张鸣歧、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在提督衙门内审讯,他毫无惧色,在大堂上侃侃而谈,综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事,宣传革命道理。又在堂上发表演说,谈到时局险恶的地方,捶胸顿足,愤激之情,不可扼抑。最后奉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被关押几天,滴水米粒不进,泰然自若地迈进刑场,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李文甫
葬址:
少年学习古文,涉读百家,攻金石书法。1908年,在香港加入同盟会南方支部,开始担任联络工作,并经常奔走于内地。不久,他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同时也为《时事画报》撰写文章,宣传革命。1910年,他曾参加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4月,他参加了广州黄花岗起义。在起义过程中,他与林时爽率队为先锋,猛攻两广都署,激战过程中,虽身负重伤但仍奋力向前杀敌。不幸被敌人抓获,但他英勇不屈,旋即被害。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胡应升
葬址:
早年为泥瓦工。后加入光复会,倾心革命,每每欲施展抱负,寓于东塘村以待消息。1911年4月,得知广州将有大举,乃与吴济霖同赴广州。4月27日参加攻打两广督署,夜半与黄忠炳等同入一空店楼上,翌日晨被捕,直供革命不讳,遇害。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杜玉兴
葬址:
出生于贫困家庭。13岁(1897年)弃学,和父亲一起赴香港,学习机械。毕业后到新加坡,先后在?利厂、西北门厂做工并加入华侨创办的镇艺学堂,逐渐萌发了反清革命思想。后来,孙中山到新加坡进行革命活动,他很快便接受了孙的革命宗旨,立即加入同盟会。1911年初,经香港回到广州,参加了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随黄兴攻打总督署,他奋勇当先,直入内堂,遍搜两广总督张鸣歧不得,复冲出,不幸中弹牺牲。葬于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杜凤书

生辰:
忌辰:4135

创建人:index
葬址:
杜凤书,1911年3月29日参加辛亥革命,下午五点半,进攻开始,司号员一齐吹响了雄壮的螺号声,大队同志风起云涌般赶到,在与督署卫队的对射中前进,党人冲入二门,敌兵退守两厢及大堂,有的凭靠着栏杆,有的倚在柱后还击,党人则昂首挺胸向中道突进,双方继续对射,党人以有进无退的决心和有我无敌的浩然之气,与敌人捕斗,这时,枪声如急雨打,硝烟如乱云飞,呐喊声震天,血花溅在地上,南洋革命党人杜凤书、黄鹤鸣在乱枪中牺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陈文褒

生辰:
忌辰:4135

创建人:index
葬址:
陈文褒,1911年3月29日参加辛亥革命。1911年春,黄兴、赵声等在香港设立起义统筹部,他闻讯,即启程前往香港,后到了广州,准备参加起义。当时驻在嘉属会馆,听到枪声大作,急忙入城,竟忘却枪里没有子弹,到城门口,刚碰到运送子弹的人,他急忙要过子弹放在熟人家里,自己装足子弹,冲进城里战斗,壮烈牺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陈甫仁

生辰:
忌辰:4135

创建人:index
葬址:
陈甫仁,1911年3月29日参加辛亥革命,在广州黄花岗起义牺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周华

生辰:
忌辰:4135

创建人:index
葬址:
周华,幼孤,后从其兄周天祥经商龙州,旋入安南(今越南),加入同盟会。1907年防城起义时,负责军需工作。后在新加坡参与办《中兴日报》。“民铎剧社”成立后,积极投身社务,并周游南洋各地,在侨民中宣传革命。1911年得知孙中山、黄兴等人策动广州起义的消息后,遂与南洋同志先后返抵香港。4月27日,参加进攻督署的战斗,在焚攻督署时,力战牺牲。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劳培
葬址:
劳培,原名泮光,字肇明。开平县沙塘镇联光兴贤村人。劳培自小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髫龄入学,聪颖而有大志,常有振兴民族及华夷的辩论,深得家长及老师的赞许。 十四岁那年加入天主教会,不久便随神甫刘音?往潮州、揭阳等地传教。十八岁时回家省亲。他的父母提出与他论婚事。劳培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婉辞推却。父母见他意志坚决,未便相强而作罢,在家数天后,复加揭阳跟随神甫传教。 二十岁时往新加坡,时南洋一带。在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的宣传鼓动下,革命凤潮最盛。劳培毅然参加中国同盟会,积极进行推翻清朝专制统治的宣传活动,并在新加坡中国同盟会所办的《晨报》当记者,受职期间,所得薪金,据不同情况的需要,尽寄回父母作仰事费或尽寄给同盟会作革命活动经费,自己所存甚少。 一九一一年四月十三日(辛亥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孙中山、黄兴等集议于槟榔屿,决定在广州首义,随即向国内外募款,设统筹部,分工任事,一切布置就绪,派同志运动广州的新军、防营、海军、民军反正参加起义,劳培从新加坡到香港回广州参加举义。 广州首义的时间原定于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后因有一批军械要二十九日才到,大家遂定三月二十九举义,后被奸细告密,清廷粤吏即飞调防勇来广州,节节备战。同志中有主张延期的。黄兴坚持不可,于是有部分同志退出。劳培却坚定不移,站在黄兴一边,具有决心,二十八日又有同志报告调到广州的防营中有革命同志多人,事发生后可乘机响应,大家决定二十九日晚上十二时待清军入睡时出发举义,可是二十九日粤吏下了三道命令。又闻邻近革命党一些机关被清军围搜,捕去八人。黄兴闻报,知事更急,众人恐怕波及。遂决定先发制人。不待夜间举事,还请即刻发动,黄兴首肯,便定于清军开晚饭时间发的进攻。 二十九日下午五时三十分,黄兴率队百余人由小东营出。疾跑冲向两广总督署,猛攻辕门卫队,杀其统带,攻入督署,搜索总督署张鸣岐,已从地道遁去,于是置燃料于床,纵火而出。那时出据大南门的敢死队一队已和清军水师先锋队及防营战于双门底,另一分队据守归德门也和清军战于高第街。因无授而失败。清军水师遂得营救督署,和黄兴率领的革命军遇于东辕门外,双方大战。黄兴伤手断指,敌军四面合围。革命军分三路冲锋,各自为战,且战且走,后仅剩下黄兴一人,见势危急,入一小商店易服,辗转逃往香港。三月廿九黄花岗之役,震动全国,为武昌举义的先道。劳培烈士不特孝于其亲,更忠于其国。为国殉难,英勇堪嘉,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六岁。

韦荣初
葬址:
韦荣初,教士。出身贫苦,好结交朋友,有强烈正义感,因为生活飘泊,朝不保夕,对清朝统治者萌发了强烈的憎恨。与韦树模为兄弟关系。1905年与韦树模等一起加入同盟会。1911年随李德山到广州,参加4月27日的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进攻两广总督署后,转战于大石街、小石街一带,最后转入小北门高阳里源盛米店,激战一昼夜后,与韦树模、韦统钤、韦统淮等一起阵亡,被合称为“都兴韦四烈士”。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