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先贤馆

周祖谟
葬址:
1914年11月19日,出生于北京。幼年受父教,读儒家基本典籍。七岁入北京高等师范附设小学,跳级毕业。11岁入北京师范学校,后转入成志中学。 193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高中男部。 周祖谟手稿 周祖谟手稿 1932年毕业,同时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清华大学英语系,因后者学费较高,最后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从罗常培学音韵学,毕业论文《篆隶万象名义中之原本玉篇音系》。 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考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语言组,任助理员,得以向赵元任问学。和董同和同寝。 1937年回北平省亲,因抗战爆发,滞留家中。 1938年起在辅仁大学国文系任教。 1938年《广韵校本》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周祖谟手稿 1939年被聘为辅仁大学国文教员,后被聘为国文系讲师、副教授,讲授过语音学、等韵学、高本汉中国音韵学、比较训诂学、甲骨文研究等课程。 1947年改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兼文科研究所秘书、图书馆专门委员、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编辑委员会委员。 1950年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先后主讲现代汉语、汉语史、音韵学、说文解字研究、语言文学要籍解题等课程。 1953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和《语言研究》编辑委员。 1955年受高教部委托起草《现代汉语教学大纲》。 1957年代理中文系汉语教研室主任。 1958年《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与罗常培合著)科学出版社出版。 1966年中华书局出版其著作《问学集》(上下)一书是他的代表作。 197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周祖谟著作 周祖谟著作 1981年被批准为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同年12月被国务院聘为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员。 1981年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和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学。 1982年至1984年任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教研室主任兼研究室主任。 1984年古典文献研究室改为研究所,任所长。 1984年出版的《唐五代韵书集存》是作者30余年来搜集、整理、考订的总结性成果,总集唐五代韵书并考释其源流的一部大书,为研究汉语单韵、词汇、训诂提供了重要资料。 1984年赴日本讲学,并参加二十九届国际东方学者会议。 1985年兼任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委员。

宋维舟
葬址:
宋维舟,1919年3月生,安徽金寨县古碑乡桥头村人。曾用名宋维洲、宋维周。 1931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豫皖红军中央教导第2师和红四方面军第73师勤务兵、第31军医院护理兵、看护员、看护班长、排长、队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3、第4次反“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野战医院附属医院和白求恩和平医院医生、所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粉碎晋东南的六路围攻、百团大战、太行军区的反“扫荡”、反顽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1分区医务主任、卫生处长、第9纵队医务主任、第15军卫生部长。参加了平汉、郑州、淮海、渡江、解放广州、进军大西南、川南剿匪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后勤部副部长,志愿军后勤部第2分部和卫生部副部长、广州军区后勤卫生部副部长、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副参谋长、军区后勤部副参谋长、后勤部顾问。参加了抗美援朝5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55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徐永法
葬址:
徐永法(1967-1995),1984年9月考入浙江省宁波市人民警察学校,1983年加入共青团。1986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曾在浙江省鄞县公安局任民警。

朱宝镛
葬址:
朱宝镛教授(1906~1995),籍贯浙江海盐县,是我国发酵科学的著名教育家、科学家,著名酿酒专家。936年学成回国曾在烟台张裕公司任工程师、厂长,后在国内著名的西北联大、四川大学、同济大学等校任教早年留学日本、法国、比利时,在法国著名的巴斯德学院学习,后转比利时发酵工业学院学习,毕业后获得生物化学工程师学位。 1936年学成回国曾在烟台张裕公司任工程师、厂长,后在国内著名的西北联大、四川大学、同济大学等校任教。1950年朱宝镛教授在无锡江南大学(由著名实业家荣德生创办)创立我国第一个食品工业系,1952年经院系调整,在南京工学院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发酵专业,1958年迁系建校在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并任副院长,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培养与造就了一大批国内著名科学家、酿造家、教育家、企业家,是中国酿酒工程师的摇篮-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的奠基人。 1936年朱教授学成回国,热衷于振兴中国酿造事业,并把张裕公司作为报效祖国的第一站。在张裕的那段日子里,在抓恢复生产的同时,朱教授与担任经理的徐望之一起发起组织"中国酿造学社",由于他的声望,国内酿造界的知名人士慕名而至,成为这个组织的成员。诸如上海酒精厂经理汤腾权,厂长陈?声、中央大学农化系主任陈方济及教授鲁宝重,张裕公司农艺师张勉新,化验室主任孙卫,烟台张裕公司副经理朱梅等。 酿造学社是中国酿造史上第一个学术组织,出版的《酿造杂志》于1939年1月1日创刊,朱教授为征得有价值的学术文章,南来北往,定稿后由上海国光书局承印,当时有很高得权威性,学社办的很有气势,聚集了一批振兴中国酿造事业的人才,取得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成果。 建国后创办的张裕酿酒大学实际上是"中国酿造学社"在学术上的延伸,尽管这所大学只有一届毕业生,其影响却遍及全国。在葡萄酒圈子里,只要提起张裕酿酒大学,就不愁找不到知音。 1992年烟台国际葡萄酒节期间,已达八十六高龄的朱教授出现在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正在参观的国际葡萄酒局局长罗伯特・丁洛特闻讯后连忙过来与朱教授长时间的握手问候,这一幕让在场的人至今记忆犹新。 朱教授1949年开始在著名实业家荣德生先生创建的江南大学兼课,并任农产品制造系主任,引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食品工程系和苏联食品工业学院的教学计划。并亲自上北京,向高教部、食品工业部汇报,1950年正式把农产品制造系改为食品工业系。朱教授吸收美国麻省及苏联教学计划的优点,让学习的内容宽一些,以后的适应性就强一些,这是朱教授一贯的教学指导思想。 吉林通化葡萄酒厂找朱教授要求帮助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朱教授当年去吉林通化葡萄酒厂,经实验分离出三种山葡萄酵母,定名为"通化一号、二号、三号"。使发酵原酒口味好,残糖低、酒精度高,挥发酸低,缩短发酵时间,澄清较快,对提高产品质量起了重要作用,克服了以前自然发酵的缺点。 1952年,经院系调整,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为基础合并南京大学农业工程系 等其他高校食品相关系科或专业组建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分设发酵、制糖、罐头食品、油脂4个组。朱教授任发酵研究组主任,朱教授所讲授的酿酒工艺学,啤酒、葡萄酒在当时都没有中文教科书,他总结自己教学和实践经验,吸收国内先进科技成果,认真地编制讲义,花了一年左右时间,1954年完成了全国第一本20万字的《啤酒工艺学》讲义,又花了把半年时间,编写出10万字的《葡萄酒工艺学》讲义。第一个提出了用大米与玉米来代替部分麦芽制造啤酒的初步设想,经实验后获得成功,对当时啤酒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许国志
葬址:
1919年4月20日,许国志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 1939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当时中日战争已经爆发,上海沦为孤岛,但交大的教师队伍、图书设备仍具有很好的规模,不失为一求学的园地。 1941年,冬珍珠港事变,上海已难久留,于是在1942年夏秋之际,许国志与少数同班同学,历尽艰辛,西行抵重庆继续求学。 1943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在原资源委员会所属各厂先后从事锅炉的设计以及蒸汽涡轮机的装机与运行。时约五年之久,因而初步积累了工程技术方面的一些经验。 1947年底,赴美,入堪萨斯大学,仍修机械工程,获硕士学位后,转入数学系。 1953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气象学系和马利兰大学流体力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工作。 1955年9月,为参加祖国的建设,藩篱难阻,许国志终于同夫人蒋丽金双双乘轮归国。 1956年1月,许国志被分派到当时刚建立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1960-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0-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0-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开放实验室主任。 1985年-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立夏
葬址:
吴立夏(1911-1995),福建省霞浦县水门乡大湾村人。 1933年7月参加红军,193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闽东红军独立师四团饮事员、炊事班长,第二纵队二支队副队长,在闽东地区坚持了三年多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初期,任新四军六团一营二连连长,随团长叶飞执行东进任务("江抗"),参加了血战黄土塘、夜袭浒墅关火车站、火烧虹桥机场等战斗。1939年冬因伤在阳澄湖疗养期间,依托张家浜群众基础好,河汊四通八达,芦苇茂密十分隐蔽等有利条件,对日伪军展开游击战,是京剧《沙家滨》的主要原型之一。皖南事变后,历任新四军六师18旅一支队副队长,五团副营长、营长,五团副参谋长,参加了苏中敌后抗战的许多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一纵队副团长,参加了著名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福建军区第三军分区(福安)参谋长、警备团团长,组织指挥了闽东地区的剿匪反霸和海防斗争。1951年4月参加华东局干部训练班学习,随后调任永安军分区参谋长。1956年转业参加地方建设,1958年9月从省文化干部学校毕业后,历任三明焦化厂厂长、三明水泥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三明市民政局局长、三明行政公署民政局局长兼复退军人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77年11月24日光荣退休(1983年6月改为离休)。

于文虎
葬址:
于文虎(1941.12.10-2001.8.28)火力发电专家。1941年12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无锡市人。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5获博士学位。现任山东电力集团公司 副总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火力发电分会气轮机专业分会 委员。长期工作在电力生产第一线,从事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调整、运行及故障诊断工作。解决了多项大机组设计、制造及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题。负责解决了东方电机厂制造的200兆瓦发电机定子的重大缺陷,获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负责解决了引进型300兆瓦机组因西屋公司设计错误而造成的发电机---励磁机异常振动的重大缺陷。在轴系现场平衡理论和方法方面有创造性贡献。与国外专家基本同时独立提出了“振型影响系数法”,在国内首先将计算机应用于现场平衡,提出了挠性转子在现场“挠曲变形平衡”的原理及“轴系多平面多转速的同时平衡法”,平衡启动次数约减为原方法的一半,且首次加重后震幅即可有大幅度的降低。首次提出了建立比较完善的振动故障诊断系统可需的知识范围,包括振动频谱、幅值及相位变化特性、机组结构以及与各种运行参数的关系等。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大型火电机组性能与振动远程在线分析与诊断系统”,可对各种故障作出快速的诊断分析并对运行参数优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苏渊雷
葬址:
苏渊雷(1908~1995),原名中常,字仲翔,晚署钵翁,又号遁圆。1908年10月23日,苏渊雷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玉龙口村(现属苍南县钱库镇)。专治文史哲研究,对佛学研究独到,尤洞悉禅宗。解放前曾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所编辑、中央政治学校教员、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国文讲席、中国红十字总会秘书兼第一处长等职。1995年去世前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赵荣声
葬址:
 赵荣声(1915―1995.2.17),太湖县城东雷家墩(回龙寺)人,离休前任中国工人出版社副社长、副总。   民国24年(1935)在燕京大学读书时,接触和接受了马列主义,在《燕大周刊》上撰写了不少宣传进步和抗日的文章,在同学中颇有影响。他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在宣传工作中非常活跃,被中共地下 组织“社联”吸收为盟员,不久担任“社联”书记。民国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支部宣传委员。后被选为燕大学生会执行委员,任(燕大周刊)总。   民国26年春,他与一些同学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受到中共中央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的接见,并聆听了很多重要指示。回到北平后,他在报刊上积极宣传我党我军的情况。武汉的一家出版社,还出版了他写的延安见闻的小册子<活跃的肤施)。这本小册子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使许多知识青年受到影响,走上革命的道路。   民国27年春,赵荣声受中共组织派遣,到国民党第一战区卫立煌将军总部做-工作,任卫立煌的秘书。在此期间,中共中央林伯渠负责同他联系,刘少奇到洛阳时曾与他彻夜长谈。他在和卫立煌将军长期相处中,宣传中共的主张、理论和政策,促使卫立煌 蒋介石-打内战的行径。另外,在掩护共产党、八路军工作人员和为中共组织、革命军队提供情报和物资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国解放后,赵荣声分配到全总工作,不久调到工人日报社。虽然这时他已是老革命、老报人,可是不论做什么工作都全力以赴,从无怨言。他当记者时,无论在鞍钢、一汽,还是在宝成铁路线上,都能深入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教科书上选用过他写的通讯,新文艺出版社出过他的(在建设的日子)通讯集,工人出版社出过他的<一个工会主席)单行本。他当时,对群众来稿认真审读,对工人作家耐心帮助。他负责的文艺部,联系了,大批工人作者,对培养工人作家队伍起了很好的作用。他所整理的吴运铎的故事在报上连载后,受到广大读者的赞扬,对广大青年起子很好的教育作用。1956年,他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评为全总直属机关先进工作者。   1957年反右斗争中,赵荣声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在此之后的20余年中,他仍一如既往,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并严格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1979年落实政策后,赵荣声又拿起笔积极从事写作。他不仅写了许多革命回忆录,1985年还出版丁28万字的专著(回忆卫立煌先生)(文史资料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后,11万册很快销售一空。

张旺午
葬址:
张旺午(1910~1995年),泌阳县人。   1927年,在开封上学的泌阳青年姚敬斋(共产党员)回乡,向张旺午等青年学生宣传马列主义,介绍革命书刊,张旺午受到很大影响。经姚敬斋介绍,当年11月,张旺午、魏祥甫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组成了党支部,姚敬斋任支书。后姚敬斋去开封,由张旺午任支书。1928年又先后在县城和农村发展一批党员。   1929年,支部改为特支,属南阳特委领导,党的工作活动多了。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下令捉拿张旺午等人,张旺午被特委派到南阳潦河坡小学当教员,后任南阳城区区委书记。1931年秋,调赴鄂北苏区任宜城上下王集区特派员。不久,国民党“围剿”苏区,1932年初,党组织调张旺午回原籍泌阳任中共县委书记。他找到地方党的陈香斋、吕秀甫等迅速展开工作,又发展了一批党员。当年秋季大旱,农业严重欠收,农民缺粮严重,县委适时提出了分粮运动。广大农民积极响应,在全县范围内迅速展开“分粮”。分粮行动暴露了党的活动,1933年春,党的武装小组在张弯被地主团队包围,周清(武装小组长)等牺牲,泌阳地方党受到了严重损失。   为了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情况,张旺午先后到南阳、唐河等地找南阳特委。在唐河,得知南阳特委书记宋良友、组织部长郝九亭等人被捕,为防止各县党组织被破坏,张旺午与刚刚找到的中共鄂豫边省委委员张星江等人立即开会,商定派人分头通知各县。张旺午回泌阳,以候庄为活动中心。此时,党组织被破坏严重,各地党组织失去领导,张星江等3人商定组建鄂豫边区临时工委,张星江任书记,仝中玉任组织委员,张旺午任宣传委员,临时担负起鄂豫边区的领导工作。不久,张旺午在确山县楼村找到了徐仲和,接上了党的组织关系,随即与上级取得了联系。   1935年,为了加强领导,统一行动,豫西南特委、豫南特委合并为鄂豫边区工作委员会。泌阳又建立了3个支部。1935年底,张星江、周骏鸣领导的红色游击队成立,在确山、泌阳、桐柏、信阳4县边界地区小石山首次行动,打死了伪保长江心东,连续打开了宋冲寨子,缴获长 数支。次年3月初,游击队已发展到20多人。一天晚上,游击队住老乐山西北杜庄,遭国民党遂平保安团袭击,副队长王国平和一名战士牺牲,张旺午、吴仁甫等7人被捕。张旺午和吴仁甫一起被解送到开封监狱。第二年春转送到开封反省院。   1937年10月,由于国共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张旺午获释。他立即回到确山、泌阳交界处的邓庄铺,找到了游击队领导人王国华和仝中玉、姜宗仁等,并被党组织分配在竹沟地区做农民武装工作,进行反顽斗争。1938年初进住竹沟镇。入夏,中共河南省委迁到竹沟,并任张旺午为竹沟县委书记。1939年春,任竹沟地委书记,领导泌阳、确山、遂平、桐柏四县和吴家尖山镇的党的工作。   1939年1月11日,国民党 派纠集确山、泌阳、信阳 保安团队2000余人,突然袭击竹沟镇。镇内只有一个警卫营有200余人 ,包括后勤人员仅有600余人,大家团结一心,坚决反击敌人的进攻,张旺午也参加了这次战斗。敌人的火力很猛,12日上午,自寨子东头打进一半,下午,警卫营发起猛烈反击,将敌人打出寨外。当时镇内恰遇电台坏了,对外不能取得联系,弹药已经不足,为此,决定突围。13日半夜,突围成功,自寨子西门外沿河南行,到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四望山。突围到四望山月余,鄂豫边区党委派张旺午回到河南,寻找与组织失掉联系的党员,将已暴露身份的送到鄂豫边区,并在国民党统治区隐蔽了一批干部。1941年9月,张旺午完成任务返回鄂豫边区。   回鄂豫边区后,即被任命为信(阳)应(山)地区指挥长。不久,又被派到鄂豫边区一分区任地委副书记。1945年日军投降后任四专署专员。1946年6月底,张旺午随新四军第五师参加中原突围到豫陕交界芦(氏)灵(宝)洛(宁)地区,任四专署专员。1947年3月随五师部队渡过黄河到山西省晋城县,任解放军十二纵队供给部长。8月按照组织安排,从晋城出发,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湖北省江汉区,任江汉区三专署专员。1949年初调任江汉行署秘书长。6月武汉解放,调任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   1951年,张旺午任湖北省财政厅厅长。1955年任湖北省政府秘书长。1961年任湖北省副省长。1966年“文革”开始,受到破孩。1979年被平反,并当选为湖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4年当选为湖北省顾问委员会常委。

兰锡纯
葬址:
兰锡纯,1907年2月3日出生于山西省河津县东母庄村(今属万荣县)。 兄弟姐妹5人,他排行第五。1920年兰锡纯考入太原市省立第一中学,1925年8月以太原考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并获得奖学金。 齐鲁大学医学院是一所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有校际关系的教会学校,教学要求极严,并实行淘汰制。经过8年紧张学习,1933年6月毕业时,与他一起考入齐鲁大学医学院的同班同学72人中,只剩9人。兰锡纯学业出众,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3年春在大学读书时,日本侵略军从热河入侵长城,他曾参加医疗救护队奔赴前线。 兰锡纯毕业后,留在齐鲁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工作一年。但他更喜欢外科。1934年到上海仁济医院工作,原先商定做外科医生,可是到任时院长佩特森(Paterson)却叫他代理内科主任。兰锡纯不同意,经再三商议,3个月后调到外科工作。随后,在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院任外科医师。1935年加入中华医学会,为永久会员。1938年7月,兰锡纯获雷士德医学研究院奖学金,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进修外科。 1938年8月12日,兰锡纯乘英国蓝烟筒公司的轮船由上海去伦敦,轮船过新加坡、科伦坡进入印度洋后,船上的高级工程师突患腹痛,船医治疗无效,感到束手无策,船长从乘客的名单上得知中国医生兰锡纯的铺位,亲自前来邀请他去诊治。兰锡纯诊断患者患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发腹膜炎,必须立即动手术。在一位槟榔屿的女护士协助下,用船上仅有的一把手术刀、几只血管钳和两根圆针,成功地给病人动了手术。在施行手术的过程中窗外挤满围观的旅客,他们目睹这种情景,无不为之称赞叫绝。一位由上海回伦敦的英国妇女,看到这种场面激动得热泪盈眶,回到伦敦后写了一篇题为《中国医生救治英轮船上工程师》的通讯,当年9月初的英国伦敦一家报纸和上海的《大美晚报》相继作了报道,一时传为佳话。 兰锡纯1939年在利物浦大学医学院进修期满,导师挽留他在英国工作。他懂得中国更需要外科医生的服务,毅然决定回国。 1939年7月,兰锡纯由英国回沪,先后担任上海仁济医院、宏仁医院外科主任,圣约翰大学医院临床外科教授。 1952年10月,兰锡纯参与筹建上海第二医学院,他是一专多能的医学教授,既擅长外科,又谙熟内科,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许多疑难杂症,能准确判断,手到病除。他又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在完成繁忙的临床、教学任务的同时,进行创造性研究,取得一系列开拓性的成果,促进了中国外科技术的发展,对心脏血管外科尤多贡献。 1957年10月,上海市胸科医院成立,黄家驷兼任院长,兰锡纯任副院长和心脏外科主任。从这时起,他致力于发展中国心血管外科,并组织心脏血管手术器械的研制,领导和参与研制二尖瓣扩张器、人工心肺机、人工瓣膜等,为改进心脏手术创造条件,被誉为中国心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人。 1984年3月,兰锡纯辞去上海第二医学院院长职务,担任上海第二医学院顾问。但他依然关心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已从纵深学科转为横向学科联系,出现高度综合的、新兴的边缘学科,即由理、工、医相结合的生物医学工程学。他在全国政协和上海市政协会议上多次提出提案,主张中国也建立生物医学工程机构。1985年3月,兰锡纯受命筹建上海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该所由上海第二医学院和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合办,他担任第一任所长,精心培育生物医学工程人才,首批即有两名博士研究生毕业。 此后他潜心研制"人工心脏",这一研究工作是1966年开始的,因"文化大革命"中断了10年,1978年他兼任上海市人工心脏协作组长,重新组成研究组继续进行研究,经过多年动物试验,效果良好,可望能进入临床使用。 兰锡纯在医学教育界德高望重,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医学人才,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他讲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能用简明的示意图、扼要的语言讲清问题。 兰锡纯经常在国内各地作关于胆结石症、急性胰腺炎、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处理、二尖瓣分离术等学术报告。兰锡纯在国际医学界也享有很高声誉。他多次代表中国医学界到苏联、英国、丹麦、冰岛、挪威、瑞典、芬兰、埃及、日本、罗马尼亚、美国、法国等国访问,参加各种国际性医学学术会议。 兰锡纯还担任大量社会工作。历任中华医学会总会理事和上海分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及心脏血管疾病专题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兼组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教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高等学校教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等。兰锡纯还担任国际外科协会会员、阿根廷拉普拉塔外科协会国外通讯会员、国际人工器官协会会员、日本大阪齿科大学名誉教授、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

韩宁夫
葬址:
韩宁夫,1915年9月8日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梁村镇韩庄村一个农民家庭。1935年考入山东大学,时逢民族危急时刻,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学生活动。 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3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党组织派往国民革命军五十一军做兵运、工运工作,先后担任地下党支部、党总支书记。参加了徐州会战。1938年6月,奉命返回高唐家乡,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开展抗日。8月,成立中共高唐县工委,任工委书记。11月,任中共鲁西北特委宣传部部长。翌年春,任中共鲁西三(后为五,均俗称卫东)地委宣传部部长。1940年6月,代理地委书记。1941年1月,任中共鲁西、冀鲁豫区党委秘书长。1942年冬精兵简政时,调任中共冀鲁豫三(后为冀南七、冀鲁豫七、冀南一,均俗称鲁西北)地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1943年11月,赴太行山参加整风学习。整风结束后,到冀鲁豫区党委党校工作。1945年11月,任中共冀南一地委宣传部部长。1947年春,任一地委书记。1948年,一地委柳林整党结束后,调任中共冀南区党委秘书长。[1] 1949年2月,南下湖北。武汉解放后,历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政府秘书长,武汉钢铁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长、中共武汉市委书记等职。1972年后,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第四届政协主席等职。1980年后,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等职。1985年9月,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2年离休。